第102章(2 / 2)

谨言 来自远方 3466 字 1个月前

“好的。”

接近三月下旬,关北城外工业区的工地上又忙碌起来。

由于春耕已经开始,工地上的工人大部分都来自收容所。孟波和孟涛找到李谨言,告诉他工地上的劳动力严重缺乏,若是不能尽快补足,恐怕会影响到工程进度。

李谨言也着急,不过他更清楚春耕有多重要,纵然工业能够强国,民生的根本却是粮食。但工地上缺人的确是个问题,收容所里倒是还有人,可他绝不会让老人和不满十岁的孩子去工地上干活。

“这样,我会在报纸上登招工启事。”李谨言对孟氏兄弟说道:“还可以到外省去招人,咱们北六省这里地广人稀,但外省很多地方都是人多地少,肯定会有愿意北上来干活的。”

目前只是轻工业区,几千亩的地方,等到在鞍山本溪建立重工业区,需要的人手会更多,到时劳动力更是个大问题。工厂开工,需要的工人也不是小数目,或许他该想办法让东北的移民潮快点到来?

不只是李谨言为劳动力问题发愁,北六省的军队里也在为招兵的事情头疼。

满洲里的戍边军也发回电报,最近东西伯利亚境内似乎不太平,要求增派军队维持边境稳定。

接替米哈洛夫成为边境军总指挥的安德烈终于开始了他的高压统治,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和部分蒙古族,生活都变得艰难起来。安德烈不仅提高税收,收回政府之前答应发放给这些迁移到西伯利亚的移民的土地,还纵容哥萨克骑兵对这些境内居民进行抢劫,偶尔甚至会出现血腥事件,不过都很快被遮掩起来。

戍边军不只一次看到哥萨克骑兵在额尔古纳河西案追逐平民,用步枪和马刀将他杀死,抢走财物,这些被追逐的人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黄种人,还有部分鞑靼人,并有少数的犹太人和其他民族。

“很难说这个情况是好是坏。”已经抵达后贝加尔的萧有德也不下一次看到了同样的情景,哥萨克骑兵还曾经骚扰过这个小镇,却在留下三具尸体后被这里的居民用步枪和大刀给赶跑了,现在这些哥萨克骑兵都知道,生活在后贝加尔的华夏人和以前被他们欺负的华夏人完全不一样。连安德烈也有所耳闻。

这不是一群待宰杀的羔羊,而是一群长着尖牙的野狼。

后贝加尔的事情传出去后,一些走投无路的俄国人竟然跑到了这里,他们会干活,会缴纳粮食和财物,只希望能得到生活在这里的华夏人的庇护。

“太可怕了。”一个头发衣衫同样凌乱的鞑靼姑娘大口的撕咬着面包,一般吃一边说道:“他们不是人,是一群野兽!”

姑娘的家人都被杀死了,她孤身逃到这里,昏倒在镇子外被常大年给救了回来。追在她身后的两个俄国兵被孟二虎扭断了脖子,尸体也被埋了起来。

“税收突然加重,之前分给我们的土地也被收回大半,用家里的牛羊也凑不齐数目,我们只能逃跑。”

姑娘断断续续的说着,说完了,仿佛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的抓着许二姐的衣服:“救救我,留下我吧!我已经十五岁了,我能干活,我还能生孩子!”

生活在后贝加尔的这些人早已经忘记怜悯是什么样的感情,但他们却都在可怜这个小姑娘。当初俄国人用来掠夺残杀华夏人的手段,如今全被用在了他们自己人的身上。

这个叫米尔夏的姑娘被留下了,她被安排生活在镇子中空出的一间房子里,和她同住的还有另外一对不满十四岁的兄妹,哥哥叫谢沙,妹妹叫霍娜,都是鞑靼人。

许二姐等人并不打算瞒着这些孩子他们都做些什么,这三个孩子也没让他们失望,当他们将几个误闯进镇子的俄国兵打伤时,这三个孩子竟然一同冲了出来,用木棒,拳头和石块狠狠的砸死了这三个俄国兵。他们脸上染着血,流着泪,哭喊着多数人都听不懂的话,他们在发泄着愤怒,这些本该保护他们的士兵杀死了他们的父母家人,是他们的仇人!

更多的人来到后贝加尔,却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收留。为了避免米哈洛夫被发现,萧有德连夜将他带回了满洲里,并通知戍边军派一个连进入后贝加尔,那里的人虽然凶悍,终究双拳难敌四手,万一来的人多了,他们也很难应付。

这些失去了亲人和财产的俄国人的确可怜,但后贝加尔不可能全部收留他们。当初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华夏人被驱赶屠杀时,可没见有一个俄国人伸出援手!

许二姐等人能收留米尔夏几个孩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要是不想死,他们只能自己反抗。自己去反抗这些欺压他们的军队,为自己争取一条生路。

东西伯利亚,势必要发生动荡。

戍边军的廖习武申请向边境增兵,或许不只是为了保护边境安全,想要趁机占些便宜也未可知。军政府上层也看到有利可图,没谁愿意轻易放弃送到嘴边的肉。增兵边境刻不容缓,老毛子的便宜,该占就要占!

可派谁去?几个师长凑在一起仔细扒拉了一遍,人去少了没用,去多了却很难调出兵来。总不能把山东的第十一师调回来吧?那不是平白把占到的地盘送给南方吗?

没办法,只得将还在休整的第五十六师和第六十一师各派出一个团增兵边境。但这也非长久之计,等到和谈结束,恐怕他们的地盘还要扩大,至少半个山东会落进口袋。

楼少帅在和京城的楼大帅通过电报之后,北六省贴出了招兵的布告,招兵处也在六省都设了起来。

李谨言干脆也凑了回热闹,在报纸上同时刊登出北六省招工和招兵的消息。消息几乎传遍了北方各省。

丰厚的薪水和军饷让无数人开始心动。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山东,饥荒已经让这里的人快活不下去了。

之前扒火车的青壮有的传回消息,他们都被收下了,每月军饷六块大洋,两套军装,一天三顿都是干的,隔两三天还能吃到一顿肉,这还是在新兵营的待遇,等到扛上枪正式上了战场,军饷加上补贴至少能有十五块大洋!表现好的还有额外的津贴,凡是送信回来的青壮,家里人还收到了至少三个大洋,这是他们从第一个月的军饷里省下来的。

他们还在信中说,北六省现在正招工,也招兵,家里人在山东活不下去,到北六省还能有条活路。

收到信的人家纷纷开始收拾包裹,再用寄回来的大洋买了粮食,做了路上吃的干粮,有余钱的坐火车,没余钱的只靠两条腿就上路。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去北六省,活下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3月22日

经过几天的扯皮之后,南北政府第二次和谈终于进入了正题。关于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才是南北双方及各省代表最关注的问题。

“联省自治乃是当今华夏之最好选择。”

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提出意见的竟然是以马匪号称的陕甘督帅马庆祥,马大胡子难得说出这么文邹邹的一句话,他的同族兄弟青海督帅马庆瑞和宁夏督帅马庆放自然要给自己人撑场面,当即起身附议。

三马只是打头阵,接下来,山西阎淮玉,湖北宋琦宁,河南袁宝珊,贵州唐廷山,云南龙逸亭全部表示赞同,广西唐广仁,广州薛定州没有附议,却也没反对,连基本成了光杆司令,只剩下个督帅名头的韩庵山也凑了回热闹,口称联省自治乃是应当今华夏之势,顺应民心。

北方大总统司马君和南方临时大总统宋舟还没有表态,参与和谈的南北双方代表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北六省督帅楼盛丰。联省自治的概念是北六省最先提出的,并且一提出就得到了国内实权派的响应,各界人士有赞同也有反对,还因此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如今在南北政府第二次和谈的谈判桌上正式提出,作为北六省的掌权人,楼盛丰总要说点什么吧?

楼大帅淡定的咳嗽了一声,站起身,现在的场面他早有预料,甚至连最先出头的三马都是展长青在背后撺掇的,出声附议的各省督帅也同楼大帅私底下有过接触,至于唐广仁和薛定州,被楼逍一口气吞掉了两个师,两位督帅哽在喉咙里的那口气也消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在白宝琦分别和他们谈过之后,虽说还有些放不下面子,却也清楚联省自治一旦实行,对自己的好处,虽说手里的权力肯定要分出去一些,但至少还能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做土皇帝,否则,无论是宋舟,司马君还是楼盛丰当了大总统,占着中央的大义,凭借手中的权力,还不是说怎么收拾他们就怎么收拾他们?

这三个可都不是手里没军队,只能被当软柿子捏的郑怀恩。于是,在三马起头,各省督帅附议的情况下,这两位也知趣的没有唱反调。至于韩庵山,他的想法仍和以前一样,在没下野之前总要努力一把,就算没了兵权,能继续当个挂名督帅也是好的。

在众人各怀心思,分别打着小九九的时候,楼盛丰说话了。

“国家之权利,盖以地方为基础,民族之富强,乃凭国人之觉醒,奋斗!观今之大势,莫如各省先自图自立,立省政府,并以地方宪法及国之宪法约束其权,议立华夏之中央政府于各省政府之上,总领国之立法行政,财政税收,外交国防,以图国之自立,民之自由,重塑民族之自尊,国家之昌盛,复我华夏之荣光!”

这番话一落,谈判的双方代表及各省督帅同时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