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尖锐沉默 七声号角 2449 字 2个月前

后来魏北主动与魏囡谈论这件事,他们是要一起生活的,魏囡有权知情。

两人并肩坐在沙发上,一大一小。魏囡已管这种谈话叫家庭会议,故意表情严肃,等待魏北发言。

这场面不是一丁点可爱。

魏北为了配合表演,正襟危坐。清几下嗓子,发觉真要开口时,仍然很艰难。

“哥哥和你沈叔叔的事,囡囡应该了解很多。确实是网上说的那样,哥哥和沈叔叔在交往。囡囡一向早熟,哥哥不会隐瞒你什么。如果说,等沈叔叔回来,囡囡会接受和我们一起生活吗。”

“我们都尊重你的决定。”

魏囡拧着秀眉,黑亮的眼睛眨了眨。长长的睫毛扑闪,扇子一般。她紧紧抿着唇,唇瓣发白。

片刻后,囡囡才小心地说:“哥哥喜欢沈叔叔,那囡囡也喜欢。”

“但是,为什么哥哥喜欢沈叔叔,不喜欢媛囍姐姐。沈叔叔是男人呀。”

“这个囡囡以后会明白,现在哥哥告诉你,你可以试着去理解,但不强求。”

魏北斟词酌句,尽量减缓语速。

“这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一部分取向为异性,一部分取向为同性,也有人谁都不爱,或者深爱另一个次元的事物。这些都是正常的,或许以后会有人跟你说,除开异性取向,其他都是病。囡囡,这不是病,这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倾慕与爱恋。”

“没有缘由的,无关性别的,仅仅是一个独立体对另一个独立体的吸引。”

魏囡听得是似而非,但大部分明白。班上有同学传言谁喜欢谁,知道那种陌生、却叫人小雀跃的朦胧好感,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像父母一样,又似乎太遥远。

她问:“那......哥哥,囡囡以后应该喜欢女孩子,还是男孩子。”

魏北:“这个得由囡囡来做决定,不是别人告诉你‘应该’喜欢谁。哥哥做出的选择,仅仅出于自己喜欢,别无其他。”

“同样的,囡囡以后要喜欢谁,是囡囡的自由。没有人可以限制你。”

那时魏北还不清楚,在往后很多年中因为今天这些谈话,魏囡将成长为怎样的酷女孩。他没在儿童时代享受到正确的教育,只能努力学着去客观对待魏囡。

同性取向的伴侣,教导出来的孩子不一定也是同性取向。培养人格上的平等主义,才会真正明白他们应当支持的是什么。

就像沈南逸那样告诉魏囡,把守住每一根底线,然后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魏囡就抱住魏北的脖子,仰着头,翘着嘴角说:“哥哥要跟沈叔叔一起生活,囡囡同意。但哥哥不能只、只爱沈叔叔,也要喜欢囡囡。”

小女孩谈及“爱”字,总是羞涩。她们这样美好的年纪,所认知的爱情都是美好、动人且朦胧的。未曾沾染上一点点肮脏与龌龊。

“哥哥会一直对囡囡好,”魏北说,“沈叔叔也会对囡囡好。”

魏囡问:“那沈叔叔最近很忙吗,都没看到他来找哥哥。”

魏北沉默会儿,他说:“他很快就会回来了。我们再耐心等一等。”

八月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严查再次来临。这次不仅针对各大网站,同时云盘、网盘等软件也在进行资源审核。视频、文件接连挂掉,今天保存的东西,或许明日已查无此物。

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红头文件表示,关于低俗、情色作品的审查,依然会加大力度。自“一键举报”功能诞生至今,为了鼓励自纠自查,官方给出奖励机制。

一时风声鹤唳,各个创作圈内的声音沸反盈天。而隐喻、讽刺、黑色幽默式表达如井喷,许多人对这些作品从不解,到深入,再拍手称奇,说这一年简直是“行为艺术年”。

“不封之恩”、“不约之恩”席卷调侃语录,有人说,秋天就要来了,冬天也不远了。希望大家囤好丰盛的食物,等待凛冬。

冬天来临时,天黑得会很早。

九月初,锦官城的银杏黄了一半。

有消息传给魏北,说沈南逸即将“出来”了。这意味着约谈达成一致,魏北忽然特别恐惧听到那个结果。

他万分期待再次与沈南逸相见,又对传闻下意识地产生抗拒。

沈南逸要回来了。

消息称,沈南逸将会封笔。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当时......云归”——《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第五十六章 尾声

《诗与书》杂志停刊了。

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目前销量最火、寿命最短的杂志刊目,只有两期。

宣布停刊那天,官博炸成烟花。但不管舆论如何沸腾,李象旭也只能说抱歉。他作为出资人,沈南逸作为总编,下面一众编委会成员,谁都无法保证还有没有再续的可能。

消息发布当天,李象旭站在公司大厦的楼顶抽烟。副总编作陪,看着不远处滔滔江水向东流,竟有些英雄退幕的悲壮感。

李少咂摸着嘴里的烟味儿,跟副总编说:“其实有点对不起沈爷。当初邀他来,本意想做长久的。结果还是没顶住上面的压力。”

“沈爷当初接你的棒,早就料到有这一天。他不是让咱们每一期都尽量把最好的内容弄上去么,”副总编说,“接下来还得销毁剩余书刊,包括官网销售也得下架。”

“不轻松。”

李象旭点头,“各项工作的总结都交给你们了,做杂志人员的工资按双倍结算吧。裁员倒是没必要,回头跟人事部说一下,看看哪个部门还缺人。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直接过去。”

副总编笑了声,挺短促。他咬着烟头趴在围栏上,秋风拂起额前发。

“李总这几年真是‘宅心仁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