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2 / 2)

大明武侯 故筝 2514 字 2天前

殊不知这在那汤家父女的眼中,已经是极为了不得的特殊待遇了,着实令人好一阵眼热。

汤芸已经忍不住开始畅想,若是未来她成了燕王妃,应该也能得到很多赏赐吧,她是正经的皇家儿媳妇,绝对比这姓陆的要多得多!

“陆公子?有吗?”传旨太监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有。”陆长亭原本想叫个下人拿过来,但是转念一想这样又太不郑重了,于是道:“我这就去取来。”说罢,陆长亭便当先出去了。

而这时候厅中还是没人敢说话,汤家父女就跟那锯嘴葫芦差不多了。

直到陆长亭取了字出来,交与到太监手中,那太监方才露出了满意的神情,道:“小的不便多留,燕王殿下,陆公子,就此告辞了。”

“有劳。”陆长亭淡淡说着,将人送了出去。

等将那传旨太监一行人送出去后,陆长亭回转身来,又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他这番举动,是不是像直接将燕王府当作他的地盘了?

陆长亭抬起头来,又正对上朱棣那似笑非笑的模样,陆长亭顿时好一阵不痛快。

汤一海还站在厅中。

朱棣问他:“汤千户还有何事?”口吻甚为冷淡。

汤一海笑了笑,躬身道:“下官将女儿送来,便没别的事了。”

其实这个招数,汤一海在其他人那里都是很行得通的,哪怕是在女婿高云虎那里也是如此,毕竟对于明朝官员来说,光明正大地去嫖,总归有些不好,若是有打着幌子送上门来的,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汤一海一向对自己女儿的模样很是自信,汤芸加上汤月,自当是无往不利的。哪有男人不好美色呢?赠美人与英雄,这还是自古以来的佳话呢。燕王没理由拒绝……

汤一海也是笃定了那婚旨赐下,之后便不会再有变动了,不然他也舍不得将培养多年的汤芸直接送上门来。眼下就差那么一个仪式了,汤一海自然就不在乎了。他是男人,他更懂得男人心思。端庄的王妃固然好,但男人真正宠爱的不还是那些胆大放.浪的小妾吗?

汤一海坚信,他能先用女儿的娇媚融化了燕王朱棣。

但他却忘记了,真要比美色,汤芸和汤月在陆长亭的跟前,那还真只能算得上是乡野丫头。

朱棣将汤一海的情绪变化收入了眼底,心底很是厌恶。他也想不明白,这汤一海哪里来的底气?别说他的女儿了,在朱棣眼中,汤家全家给长亭提鞋都不配。

“不必了,汤千户还是将她们都带回去吧。”

汤一海呆了呆,真没想到朱棣能拒绝得这样干脆,他隐晦地朝陆长亭看了一眼,哦,他知道了……定是因为这陆长亭在身旁的缘故。

汤一海点了点头:“下官知道了,那……那便不打搅殿下了。”说罢,他便带着极为不情愿的汤芸,和模样乖顺的汤月出去了。

陆长亭微微挑眉。这可不是汤一海的风格啊,这样轻易就放弃了?难道那道圣旨带给他的震撼这样大?

正想着呢,突然背后伸来一只手捞住了陆长亭:“长亭不如也给我写一幅字吧?”

陆长亭:“……”就一幅字的醋也吃?

但陆长亭敌不过朱棣的力道,终究还是被他拖着写字去了。

一路上,陆长亭倒是想起了一个问题。这时候还早,怎么圣旨这么快就来了?难道是朱樉早早就为他请旨了?陆长亭想不明白……

不过圣旨都已经到手了,陆长亭自然也不会计较个中的这点儿问题。

他很是不耐地给朱棣写了幅字。

朱棣捏着纸张,微微一笑:“我要好生珍藏起来。”

陆长亭觉得朱棣此时表现得就跟那没见过世面的一样。他哪里知道,朱棣的收藏品已经颇丰了……比如他换下的衣裳,再比如他曾经睡过的被子,用过的杯子……

对于朱棣来说,大抵就剩下最后一个收藏品待圆满了。

就剩陆长亭这个人了。

……

汤一海走后,像是终于识趣了一般,倒是未再往燕王府来了。不用见着汤芸那张脸,陆长亭也顿时觉得舒畅许多。汤芸若是再整日往燕王府凑,他都快怀疑这人是不是朱棣请来的助攻了,这是逼着他在作出反应啊。

不过被汤家父女这么一耽搁,陆长亭和朱棣的行程也就跟着推迟了一日。

回转身来,管家木愣愣地看着陆长亭和朱棣,小声问道:“主子,赏赐下来的东西该如何归置啊?”

朱棣看了一眼陆长亭:“从我的私库里挪个地方出来,放置长亭的东西吧。”

管家闻言松了一口气,忙转身归置去了。

陆长亭实在忍不住了:“管家怎么换成这个了?”倒不是他眼光高,而是这个管家着实不太有眼色,各方面都多少有些欠缺。

朱棣也很是无奈:“之前的管家乃是他的义父,老管家前些日子病倒了,我想着他年纪也确实大了,这才换了他来。”

燕王府的管家也都是宫中调.教出来的太监,方才能好好伺候朱棣,但这老管家的义子却并非太监,他只是由老管家一手教出来的,但到底没有在皇宫里走过一遭,机敏体贴都远远不如老管家。

“若是长亭觉得不好,我将那老管家叫回来就是。”

陆长亭摇了摇头:“我也只是好奇之下问一问,谁都是从笨拙到熟稔,或许过些日子就好了。”

朱棣却道:“若等下次宫中派遣新的宫人来,便是我大婚的时候了。”

陆长亭面无表情地道:“哦。”

朱棣见他无动于衷,心底有些失望,但面上却是笑道:“不过……我可能永远都等不到了。”

陆长亭心中一动,不可抑止地从耳根处燥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