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问起,沈老爹他们都打着哈哈过去。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沈家日子好过了,吃得比以往要好,要是没点不同那才不正常。村民也就这么一问,不管沈家人如何回答,他们都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
刚过元宵,沈家便迎来两位客人,一个自然不用说,是胡帐房,另一个则是方掌柜。
胡帐房的安顿不用方天林出面,他就陪着方掌柜去了树林子那边。货物早就准备好,叫人搬上马车就行。方掌柜没有多待,稍坐了一会便告辞而去。
沈家就这么一个生意伙伴,除了方掌柜之外,之后再没外人上门。没人打扰,方天林便将全副心神都沉浸在跟胡帐房习字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仲春二月。这个时候农户已经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为春耕做前期准备。
沈家河四兄弟都忙着识字,抽不开身,只能清晨傍晚去地里帮忙。沈老爹原先连这个都不赞成,识字有多不容易,谁都清楚,干活就要挤占学习时间,尽管只是自习,那也不能轻视。没准就因为少了课后复习,就要少认几个字,那岂不是会非常遗憾?
沈家河他们好说歹说,才说服沈老爹。沈家参与学习的人有八个之多,抽出几个人想来不会有问题。之前二十多天学的字,他们八个人合起来可是全都记住了,不会的也知道怎么读,怎么认。有书本在手,单独抽出一个字,八个人全都不认识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这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三媳妇,这些真像你说的那般是良种?”沈老爹再次确认。庄稼是农户的命根子,种子好坏关系到一季收成,可轻忽不得。他虽然知晓三媳妇本事大,可要拿家中的田地来冒险,心里依然没底。
“嗯。”
早在去年刚收获的时候,方天林就曾跟沈老爹顺带说过一嘴,现在再次提起,沈老爹不得不重视。这差不多已经成了定律,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这个三儿媳妇还未曾出过错,他必须得慎重考虑。
农家一般不会使用自家出产的粮种,因为他们没这个技艺。当然这通常指的是小麦稻米这样的细粮,像土豆地瓜之类,用自家种子的也并不在少数。他们也是没办法,靖朝粮食亩产量本就不高,要是粮种再出现问题,产量只怕会更加难看。多花一点钱,就能得到更大收益,大部分人都愿意付这笔钱。
沈家以往也是如此,除了部分自己留种的蔬菜粗粮之外,基本都在官办粮种店采买。
沈老爹眼眸半敛,思考着这事该如何处理。本来他想着就弄个一亩半亩让三媳妇去折腾,有鸡场那边打底,浪费一亩地他还不觉得肉痛。可听三媳妇的意思,是要把他提供的所有所谓“良种”都种到地里。他去粮仓看过,那数量不少,要是全种下,基本会将余下那些地都种满,这可就有些棘手了。
以沈家现在的赚钱速度,就算不种地,日子也能过得很好。可明知如此,沈老爹也不会拿自家田地当儿戏。农田就是沈家最后的退路,要是鸡场有个万一,田地又出了岔子,沈家这日子可还怎么过?
沈老爹不说话,沈家海几人也不开口,上房内一时间气氛有些凝滞。
沈家河看了眼坐在他身边的媳妇,又瞄了一眼沈老爹,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都没说。他莫名相信媳妇,却又说不出个理由,还是不要打断他爹思考为好,有什么话等会再说不迟。
思忖半晌,沈老爹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环视一圈,问道:“你们有什么意见,都说说。”
“爹,旱情虽然因为去年冬天那几场雪大为缓解,但到现在为止,除了雪之外,可是滴雨未下,之后怎么样不好说呀。”沈家海微拧着眉,停顿片刻后继续说道,“我估摸着这一季粮食很可能还是要歉收。既然如此,那不妨用三弟妹留的粮种。他种的菜大家都吃过,味道不错,亩产多少虽没称量,至少低不到哪去,我们为何不种?”
“我同意大哥的意见,不过三弟妹留的那些种子,土豆占了绝大多数,其余地瓜玉米数量很少,全种是不是太过单一?”沈家湖一想到以后要餐餐吃土豆,面色就有些不大好。土豆虽然也是粮食,味道还不错,但这个东西吃多了嘴里会出现怪味,即便肚子还饿着,也不想再吃,他可不想见到拿它当主粮的情况。
“二哥,这个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咱家吃不了那么多,拉去粮店卖了就是。”沈家溪开口。
“事情没那么简单。四弟说的是正常年份的情况,从前年开始,家里就基本不往外卖粮食。之前是因为家中有额外收入来源,想攒粮以备万一。现在则是旱情还没有彻底过去,往家拉粮食还差不多,哪可能往外卖?别忘了一买一卖间差价可不小。”沈家海不赞同沈家溪的说法。
“这倒也是。”沈家溪想了下,忽然眼前一亮,“大哥,这事不难解决,咱不从粮店买粮不就成了?就在村里买,这样一来,差价就几乎没有。”
“这话说的在理。”沈家湖面现喜色,也不再忧心出现天天吃土豆那样糟心的场面。
沈家河看着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各自看法,虽有些小问题要处理,但意见大致都相同,都一致赞成方天林,他心里头高兴。这事是他媳妇提出的,夫妻一体,大哥他们不用问,也知道他什么想法,他便坐在一旁乐呵呵地听。
见几个儿子讨论完毕,和他的想法差不多,沈老爹当即拍板:“那就这么定了,先去查查种子数量,若不够就换成自家留的那些。”
有了决定,沈家人立刻行动起来。如今家里有一头牛,耕地省力许多,若时间有富余,甚至还能进行深耕,再加上鸡场那边提供的诸多肥料,要是气候正常,那这一季粮食定能丰收。
沈家人有鸡场做后盾,纵使沙河那边,雪化水后水位依然不深,心中也没太大担忧,一个个劲头十足,脸上还不时能看到笑意。
沈家人多,即便缺了沈家海几人,清点粮种之事依旧速度很快。没多久,粮仓便盘点清楚。
“二哥,你说的是真的?”沈西来了兴趣,“你从哪弄的种子?”
“我那三媳妇托人买的。”沈老爹一脸得色,随后敛起笑意,“我家也没种过,不能保证这些土豆亩产一定比你家留的要好。到底种不种,你自己可要想好了,省得到时候亩产不高,你过来同我讨要说法。不过我给你交个底,我家地里种的土豆都是这种。”
沈西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他没有立即应下,回到家中叫上两个儿子,开始就此事仔细商量。
“爹,二伯家总共富余多少土豆种子?”沈家虎没有急着回答,转而问起种子数量。
“不多,大概也就能种一亩的样子。”
“那有什么好考虑的,种上呗,就算亩产不高,损失也不大,总不可能半点收获都没有。”沈家豹很是不以为意。
沈西见到两个儿子的态度,不禁摇头。到底是年轻气盛,什么都敢尝试,等他们到他这个年纪,想的就会更多,自然顾虑也随之增多。一亩地那也不是小数目,罢了罢了,既然两个儿子都同意,他也不拦着,说不定那真是良种,他家还能因此而受益。
春耕即将到来,胡帐房的教学也到了尾声。结束最后一天授课,在沈家人目送之下,胡帐房带着一堆农家产品坐上牛车朝裕丰镇而去,他将在那里转车前往阜阳县城。
如今沈家家底渐厚,方天林本想提议去请几个短工过来,后来一想还是算了。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看,等到气候正常了,沈家乍然富起来就不是那么显眼,至少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春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每到这种时候,方天林都能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何为农户的不易。那种辛苦,一般人很难想象。
结束一天的活,沈家河他们收拾好东西开始往家赶。
方天林还没进家门,便远远看到几个小身影站在门槛后面。沈家河也注意到了,两人加快脚步,很快便来到院门前。
“哟,你们怎么出来了?”方天林笑看着孩子们趴在门槛上,不时朝门前张望。
“爹,阿父。”三重奏响起,乐得方天林跟沈家河都眉开眼笑。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硬要在门口等,我拗不过,就带他们出来。”张婆子也是一脸笑意。孙子这么可爱,她心中欢喜,只要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她都不会拒绝。再说,平时他们都很听话,偶尔这么要求一次,她也乐意去满足他们。
方天林和沈家河衣衫上都沾了不少泥点子,脏得很,两人便没有抱儿子们回房的意思。孩子们也没这个想法,他们嗅觉很敏锐,早就闻到双亲身上的异味,一点求抱的意思都没有,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想亲近方天林跟沈家河。
这不,两人刚准备迈开脚步,三胞胎便围上来,伸着小手去够他们的手。两人见状,赶紧将身上的家伙什放下,拉着孩子们慢慢踱回房。
等到方天林和沈家河都拾掇干净,一向懒殆的沈璧开始拽着方天林的裤脚使劲往外拉。另外两个也不例外,沈璋嘴里更是兴奋地说着不知哪国的语言。
方天林和沈家河对视一眼,无奈地随了三胞胎的愿,将他们一一抱到门外,然后任由他们在前面带路。方天林不过在外面忙了几天,他倒要看看儿子们到底弄出了什么新花样,竟然还特意等着他们回家。
目的地不远,就在后院中,不过对于手短脚短的三胞胎而言,那也是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