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从头开始(2 / 2)

星际强兵 闪烁 1763 字 10天前

当然,在提出这个建议的同时,杨二还拿出了一套具体的方案。

按照这套方案,需要用大约半年的时间获取制造克隆设备与进行克隆的原材料,然后花半年时间制造克隆设备,以及进行基因匹配,即制造克隆样本。在这一年时间里面,能够建造十个定居点。如果物资供应没有问题,那么限制克隆规模的就只是生存空间。即便不考虑那些来自南阿尔法星系的运输飞船,只是在十个定居点里就能安顿大约一百万居民,即第一批克隆人最多可以达到一百万。因为需要时间学习与掌握生活与生产技能,所以大约需要五年的时间来培养这一百万名克隆人。与此同时,星球的环境将得到大规模改善,基本上适合人类居住。也就是说,从第二批开始就没有人口规模限制。不出意外的话,十年到十五年就能将人口数量增加到一亿。

只是,杨屹没有立即采纳杨二的建议,因为这里面存在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问题。

这就是,克隆人是不是人类?

虽然按照杨二所说,可以通过基因匹配的方式来解决克隆人在基因层面上的缺陷,即让每个克隆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基因组合,但是在伦理观念上,大部分远征军官兵肯定无法接受克隆人。更加重要的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即便是杨二也无法解决。比如,克隆人都是直接获得成年的体格,没有十年以上的成长过程,在心理上肯定存在明显缺陷,而且生理上的缺陷同样不可忽视。用杨屹的话来说,这不是克隆人的文明,所以未来的人类文明绝对不能建立在克隆人的基础上。

说白了,杨二提出的克隆方案具有很强的应急色彩。

既然只是一个应急方案,自然就没有事实的价值了。

很简单,克隆人能够做什么?

虽然克隆人是理想的战士,特别是在克隆阶段接受统一的军事化训练,能够把克隆人培养成最具牺牲精神的战士,但是跟神皇的战争,需要的不是普通战士,而是战兵,还是战皇级别的战兵。很明显,提高人类远征军战斗力的关键是圣器。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圣器,有再多的克隆人战士也没有用。

充当重建人类文明的劳动力?

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

那些拥有小型原能转换器的退役军人的劳动效率是普通工人的上百万倍,而且受环境改造的速度限制,人类的生存区域极为有限,需要的劳动量不是很大,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就算将来随着生存区域扩大,特别是在建立起完善的文明体系之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劳动,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而不是一味增加劳动力数量。就拿制造圣器的事情来说,杨屹一个人的效率极为低下,但是在杨二参与进来后,也就是利用了只有杨二才有的技术手段后,生产效率提高上百倍。再说了,就算需要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也有现成的,即龙神女皇统帅的那些硅人种群。虽然硅人的智商都比较低下,但是从事简单劳动肯定没问题。

正是如此,杨屹坚持自然繁衍的原则。

当然,为了促进自然繁衍,也就是让那些退役军人组建家庭,转变为社会人员,杨屹让玉阳制订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比如,已婚退役军人能够获得三倍于未婚退役军人的日常供应,能够获得单独的居所,并且在定居区内享有优先选择私有土地的资格,而退役军人的后代将获得由远征军提供的义务教育与免费医疗,扶养子女的退役军人则能够获得由远征军提供的高饿补贴。简单的说,就是用各种奖励与保障措施顾虑生育,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只不过,这些大多都是计划或者方案,毕竟两个月的时间太短暂,做不了多少事情。

别的不说,那些退役军人才安顿下来,临时政府也刚刚成立,像成家、生育子女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没想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