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僧尼成双 暮兰舟 2961 字 21天前

岂料五年之后,形式急转而下,宰相之位被百官弹劾;长女跌下皇后宝座,被打入冷宫;圣上下旨抄家,独生子夭亡,若非姜家有先皇御赐的免死金牌护身,姜家早就被贬为庶民,连祖宅都不保了。

再过十年,姜家洗脱罪名平反,赐换所有财物地产,国主为此还下了罪己诏。但长女姜淮早已在冷宫抑郁而终,姜家看淡名利,不再过问政事,有帝都第一美女之称的二女儿姜暮进宫做了嫔妃,是为贤妃,颇为得圣宠。

谁知,三年之后,波澜又起,首先是三女儿姜郁的丈夫战死沙场,年轻守寡,还在丈夫灵前发誓终身不会再嫁,遁入空门,出家为尼;一年后,姜家家主暴病而亡,没有继承人的姜氏家族的祖宅和财物按律法全部充公。半年后,女儿姜暮丧宠,禁足玉媛宫。

六个月后,贤妃姜暮在阳年阳月阳日阳时,丑时(即中午十二点),生下一个小公主,小公主落地之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风云际会、电闪雷鸣!皇家宗庙的大祭司说小公主在四阳之时出生,阳字占满生辰四柱天罡,是八字四柱四阳之人,《命术》有云:四阳鼎聚,天佑之命。命里有四个阳字者,便是命有天相、天佑之人。

但是也有朝臣议论小公主八字太硬,恐怕会克父克母,乃不祥之人。根据是,贤妃自生下小公主之后就陷入昏迷状态,至今未醒;国主最近也突染风寒,连皇太后都叫嚷着彻夜头疼难以入眠。

关键时刻,早已出家为尼,法号无疏的三女儿姜郁举着免死金牌进宫面圣,悲泣贵为先皇后的大姐早死,幼弟夭折,父亲暴病而亡,自己丧夫出家。

如今姜氏家族不仅后继无人,而且连亡父唯一的外孙女都保不住了,望圣上念及姜家多年为国效力的份上,留住小公主性命;小公主命格罕见,目前只是一个初生女婴,是福是祸都难以断定,她愿意将小公主带出皇宫,每日在庵堂诵经念佛,消除业障,为北焰国祈福。

之后,还将大姐姜淮出阁之前的古风诗句呈给国主,据说国主和姜淮少年夫妻,感情颇深,捧着片片薄纸,当场声泪俱下,话不成句。

国主一道圣旨,册封贤妃新生的女儿为琉璃公主,并大赦天下,将姜氏祖宅和财物赐给出家的姜郁,以祀奉公主。还亲自抱着琉璃公主去皇家宗庙拜祭列位先帝,大祭司将小公主的生辰八字记载于族谱,正式确认了琉璃公主的身份。

最后,无疏师太带着琉璃公主在佛门修行,琉璃公主法号幽闲,传言她性格温和,端庄善良,每天都将自己的点心喂蚂蚁,买下整船的鱼放生,慧根深厚。

据传她摸了一个乞丐的眼睛,那个瞎了十年的乞丐居然神奇的复明!朝着终年不孕的怨妇吹了口仙气,四十岁的女人怀孕了,还一举得男!

这些充满各种扯淡和希望的传言在民间愈演愈烈,更多人开始议论起琉璃公主出生那日的各种神奇征兆,以及阳年阳月阳日阳时,四阳鼎聚,天佑之命的稀有命格,当初命硬克父克母的扫把星般的非议倒是没有人提起了。

此刻,我们四阳鼎聚,天佑之命琉璃公主,吹口气就能让人怀孕、法号幽闲的家伙正在一个大院门口打折呵欠伸懒腰。

幽昙打着灯笼,幽明敲门,蔷薇蹲在某个屋顶或者房梁继续从事着暗卫这项前途无量的工作。

门开了,昔日在红叶镇石榴街街头卖艺不卖身的秦老头腰悬宝剑缓步而出,照着幽闲施了一礼,“公主殿下。”

“呵呵,您别那么客气,请起请起。”幽闲亲自上前虚扶了一把,“我是来见无疏师太的,带了些礼物给师太压压惊。”

秦老头堵在门口,不卑不亢道:“请容秦某先去问问师太。”

幽闲呵呵笑道:“好说好说。”

阖上院门,一切归于平静。

幽闲仰头对着院门上房悬着一个紫檀木的牌匾傻笑,上书三个大字——“不二居”!

不二居正是帝都白石城姜府的主人无疏师太静休的地方,自打前些日回到帝都,她就足不出户。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各位看官?乃们晕了没有,咳咳,兰舟给乃们一个通俗点的解释。)

何为“不二”?佛门有云:“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意为众生平等。

简单的说,既不是一,又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盘境界。

鉴于此,无疏师太将自己清修之所命名为“不二居”。

幽闲长大之后,手里有了钱财,将自己居住的院子从新翻修一番,大笔一挥,提名为“不三居”!

负责修缮房屋的顾念久哭笑不得的问:“下一个院子,是不是就叫‘不四居’?”

☆、幽缳

对于幽闲企图将院子命名为“不三”、“不四”、“不五”的想法,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无奈幽闲一意孤行,顾念久只得将“镇妖宝剑”般的无疏师太请出来主持公道。

无疏师太一听,顿时怒气攻心,一为幽闲行事荒唐,二为她这才意识到偌大的姜府都被幽闲控制了,她居然对此丝毫不知情。

“身为佛门中人,怎可取这种不三不四的名字?”无疏师太熟练挥着手中戒尺,戒尺和幽闲小腿热吻数下,声音还不害臊的忒大。

“无疏师太!诶哟!我的亲姑姑!好疼好疼!你就饶了这一次吧!”幽闲吃痛,又不敢跑,只得胡乱开脱道:“您误会了,不是‘不三不四不五’,是‘不散’‘不似’‘不武’啊!”

言罢,幽闲趴在桌面上、食指蘸着茶水写下这三组词语:“不散”、“不似”、“不武”。

无疏师太收回戒尺,没有继续打她,换了杯茶水抿了一小口,“何为不散不似不武?你若是能自圆其说,今天就免了这顿打。”

“佛曰: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我将居所取名为不散,就是告诫自己要收敛心神。”

“多情不似无情苦,放下,方是自在。”

“不武就是停止干戈,我佛慈悲,切莫大动干戈。”

无疏师太根本不信幽闲的鬼话,“不散不似不武你一样都做不到,题到匾额上有何意义?”

一个悲剧女人背后总是有个废材男人。

一个谎言背后总是跟着更多的谎言。

“嘿嘿,就是因为做不到所以才需要不断告诫自己啊。”幽闲继续瞎掰,将不六不七不八不九不十也扯了进来,“之后的院子,就依次命名为不留、不弃、不拔,啊,不拔太难听,跳过跳过;接下来就是不咎、不失。”

“不留,即为赤条条了无牵挂,不染尘埃。”

“回心向佛者,佛亦不弃。”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为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就别多说了;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情,就别再劝谏了;过去的已经过去,就别再有责难了。)

“至于布施,呵呵,这件事情我们一直都做嘛,这些天做善事的钱财已经不少了。”

“无疏师太,您看这些名字简洁雅致又意味深远,和那些附庸风雅之流完全不同嘛。”

最后,在无疏师太的默许下,姜府七个庭院都换上了新名:“不散居”、“不似阁”、“不武堂”、“不留院”、“不弃亭”、“不咎园”、“布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