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2)

农门妇 欣欣向荣 3307 字 24天前

崔九忽想起什么:“爷听说陆超那小子这回也去?”

碧青皱了皱眉:“你做什么总跟他过不去。”

崔九翻了个白眼:“什么爷跟他过不去,是他跟爷过不去好不好,那小子一见我就跟炸了毛的鸡似的,当爷贼一样防着。”

碧青没好气的道:“你要不总惦记着碧兰,陆超能这样吧。”

崔九摸摸鼻子:“当初你把碧兰嫁给我不就结了,赫连如玉一死,不就省碧兰一个了吗,爷那些相好的也早都散了,爷如今专情的很呢。”

噗……碧青一口水都喷了出来,崔九一窜跳了起来:“我说你怎么回事儿,打击报复啊。”

碧青笑道:“对不住,实在是你的话太可笑,我没忍住。”

崔九没好气的道:“哪儿可笑了,爷专情怎么就可笑了。”

碧青见他真恼了似的,跟冬月道:“今晚上咱们吃什么?”

冬月道:“姑娘刚不说天冷,正适宜吃涮锅吗,刚奴婢切好了羊肉,等姑爷一回来,往铜锅里夹了红炭就能吃了。”

涮锅儿?崔九眼睛一亮:“爷今儿可算来着了,就知道你这儿有好吃的。”忽听外头大郎的声儿:“什么好吃的?”

棉帘子掀起,进来仨黑脸大汉,大郎打头,后头是安大牛跟常六,安大牛跟常六俩人常去武陵源,跟碧青早就混熟了,大郎当他们是兄弟,碧青自然也另眼相看,让着两人坐下。两人叫了声嫂子,见了礼才坐下。

碧青道:“正说吃涮锅呢。”

大郎道:“今儿天冷,这会儿都崩雪星子了,吃涮锅正好,暖和,温上一壶酒,咱哥几个今儿喝个痛快,等大军开拔,可就得戒酒了。”

安大牛跟常六笑起来:“过年的时候在武陵源吃了一回涮锅,俺馋到现在呢,今儿正好解解馋儿,只不过,嫂子,这肉管不管够啊,俺们哥俩可能吃。”

碧青笑道“放开肚子吃,酒肉今儿都管够,只要你们不怕撑坏了肚子,吃多少都成。”叫冬月去点锅子,就在堂屋支开桌子,把棉门帘子卸下来。

等锅子点着端上来,外头的雪也大了,屋子角点了炭盆子,还守着一个烧的旺旺的铜锅子,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开着,把屋里寻的暖融融,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入了冬就没什么青菜了,也就是入冬前储藏的大白菜,扒开外头的老帮,连帮带叶的削成大块,放进锅里烫一下捞出来,就着芝麻酱料儿,碧青觉得比肉都好吃。

不过,眼前这几位都是肉食动物,桌子上那一盆大白菜端上来半天了,还没动呢,羊肉却已经下去好几盆了,不是预备的多,真供不上这几位吃。

吃的差不多了,崔九才想起桌子上还有别的,指了指桌上那盆奇怪的东西道:“这是什么?怎没见过?”

大郎道:“倒是忘了,这是武陵源做的粉条子,搁在锅里煮熟了,劲道着呢,涮锅吃差些,跟肉块炖到一切,才好吃,你们尝尝。”说着把半盆粉条都倒进了锅里。

开春一场雨,换来了深州的大丰收,因整个深州推广种的都是番薯,加上尝到了甜头的冀州百姓,都开始种番薯,以至于,今年秋天番薯大丰收。

就在去年人们还当番薯是好东西,不过一年的功夫就臭遍大街了,今年刚开春的时候,官府就贴了告示,今年番薯可顶田税,但官府不会再现银收番薯。

可老百姓去年尝了甜头,存着侥幸心理,万一官府还收呢,岂不是赚了,加上番薯产量高,种别的庄稼总觉着不合适,故此,今年除了武陵源跟王家村,整个冀州种的还是番薯。

这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什么都一样,更何况,番薯本来就是值钱的东西,番薯太多,朝廷不收,家里吃不完,很多人家都开始拿番薯喂猪。去年番薯藤还都是好的呢,今年番薯都喂猪了,番薯藤堆在地头上挖了坑直接沤肥,没人再想着吃了。

就在家家户户都愁番薯怎么处理的时候,王记开始收番薯了,不止冀州收,深州府也开始收,深州府的王记铺子是入秋才开的,开张第一件事就是收番薯。

王记给的价不高,远远赶不上之前官府收的价格,但此一时彼一时,去年番薯还是稀罕东西呢,自然价高,如今都喂猪了,谁还当好的,给钱就卖吧。

更何况,王记给的钱也还算说得过去,桌子这一盆是武陵源制粉条的作坊做出来的,武陵源家家户户只要炖肉,都会放一把,冀州府的王记铺子里也有的卖。

入了冬,柳泉居推出一系列炖菜,里头就有粉条,一开始就有钱人家会去王记铺子买,后来老百姓发现这东西便宜还好吃,也开始买。

如今冀州深州的王记铺子里,粉条可算紧俏货,武陵源作坊里的工人分成两班,没日没夜的干,才勉强供上卖,深州那边儿还总断货,。

碧青正想匀出些熟练工去深州盖个作坊,以后收了番薯直接制了就卖,简单多了,省的还得从冀州这边儿往深州运。

等调理顺了,碧青还打算发到雁门的铺子去,胡地冷,胡人又爱吃肉,大冷天吃上一碗猪肉炖粉条子,立马就能暖和起来,这可是个长久买卖……

☆、第102章

尝过之后,崔九爱上了粉条,不是前头吃了太多肉,这一盆粉条都不一定能够他吃的,吃完了还把剩下的都捎走了。

冬时撇撇嘴:“每次来都连吃带拿的,还皇子呢。”

碧青笑了起来:“放心,他拿走咱也不吃亏。”想也知道,崔九一定会拿给慕容湛,太子殿下吃过之后,粉条就会成为各家争相购买的东西,等京里的老百姓都吃上了粉条,往后收多少番薯都不怕了。

大军马上就要开拔,这次分开跟上次不一样,虽然碧青仍然揪心,却比上次强的多,八个多月的大肚子,大郎不敢再冒失胡来,只能对着小媳妇儿亲了又亲,大手摸着她的肚子,感受自己闺女时不时踢动的小脚。

廊子外的灯影儿照在窗户上,能看出外头的雪仿佛大了些,点点的雪星子连成了片,却无声无息的。

炕烧的很热,屋里一点儿都不冷,碧青握住大郎的手,抬起脑袋看着他:“要是雪太大了,是不是大军就不开拔了?”碧青知道自,己这话问的天真,可是她就是存着侥幸,想他晚些走,哪怕晚一天也好。

大郎低头亲了她一口:“傻话,大军开拔的时辰都是钦天监一早算好的,怎能更改,而且,这时候不走的话,再有一个月就封河了。”

碧青愣了愣:“还得坐船吗?”

大郎点点头:“不坐船怎么南下。”

自己竟然忘了这个,可不是嘛,古代没有火车飞机,南北交通靠的就是船:“若坐船,那年你回来怎么从冀州过的?”

大郎道:“那时快进腊月了,南边儿暖和能走船,咱们北边儿却已经冰天雪地,故此,半截上得岸,取道冀州回京,俺才能得空家去看看。”

碧青好奇的道:“那你晕不晕船?”

大 郎点点头:“俺北边儿人哪儿做过船啊,最摇晃的就是牛车了,头一回上船的时候,俺跟安大牛常六几个,肠子都快吐出来了,赶上河上有些风浪,就觉天旋地转, 扶着船舷都站不住,这么一路坐下去,渐渐也就适应了,后来进了海,俺才知道,河里那点儿风浪实在算不得啥,海里的风浪才怕人呢,一个浪头过来把船都能掀翻 了。”

说着,忽然得意的道:“媳妇儿,外头人都说你聪明见识多,可你肯定没见过海对不对。”他的声音有些孩子气的得意。